2025-09-19 01:36:01 12次浏览
价 格:面议
设备差异
摄影:主要使用相机,镜头种类丰富,如定焦镜头适合拍摄背景虚化、主体突出的照片,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宏大场景。
摄像:常用摄像机,具备长时间稳定拍摄的功能,有更好的防抖性能,视频格式和帧率设置更丰富,能满足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。
场地与流程踩点:提前解决技术问题
场地勘察:提前 1-2 天到会场,确认光线条件(舞台灯光是否充足、观众区是否昏暗)、拍摄点位(如颁奖台侧面需预留机位、合影区背景是否整洁)、电源位置(避免摄像设备断电)、信号干扰(确保无线麦克风与摄像设备频段不冲突)。
流程彩排跟进:若有彩排,务必到场记录流程节奏(如领导上台时长、节目衔接间隙),标记 “高价值瞬间”(如员工抽奖中奖的表情、节目互动环节),避免现场因流程陌生导致反应滞后。
细节抓拍:让作品更有 “温度”
好的年会作品不止是 “流程记录”,更是 “情感留存”,需重点捕捉 3 类细节:
人物情绪:员工领奖时的激动落泪、游戏失败的自嘲笑容、领导观看节目时的放松神态、同事间的拥抱 / 击掌。
场景细节:桌上的矿泉水瓶(印企业 LOGO)、员工胸前的工牌、颁奖台上的奖杯反光、签到墙上的密密麻麻签名。
氛围感:灯光下的舞台烟雾、全场手机闪光灯组成的 “星空”、员工举着的加油牌。
3. 现场配合技巧:避免 “穿帮” 与 “干扰”
人员配合:摄影师与摄像师提前约定 “走位路线”,避免交叉碰撞;用手势 / 耳语沟通(如 “下一个拍左边嘉宾”),不干扰现场秩序。
设备操作:摄像师保持 “静音拍摄”(关闭快门声、设备提示音),摄影师在颁奖等安静环节用 “静音快门”;避免在领导 / 嘉宾正前方长时间停留拍摄,可从侧面 / 斜后方取景。
照片后期:分类整理 + 分级修图
步:筛选分类:先删除模糊、重复、穿帮的照片(如镜头反光、路人入镜),再按 “环节”(签到、致辞、颁奖、节目)和 “类型”(全景、特写、细节)分类,确保每类至少有 10-20 张可用图。
第二步:修图标准:
基础修图(全量):调整曝光(避免过暗 / 过曝)、对比度、色温(匹配现场氛围)、裁剪构图(去掉冗余元素)。
精修图(重点):针对领导 / 嘉宾特写、获奖合影、关键瞬间,进行磨皮(保留质感,不过度液化)、去除背景杂物、优化肤色、突出主体(如用轻微虚化突出人物)。
交付形式:提供 “百度云盘 / 阿里云盘链接”(含原片文件夹 + 修图文件夹,标注清晰),可额外导出 “适合朋友圈传播的竖版图”“适合公众号封面的横版图”。